May 29, 2007
很想翻桌
May 28, 2007
Olivia: The Cloudy Dreamer (mini album)
1.If you only knew
2.Stars shining out (PV via Youtube)
3.Dream Catcher
4.Who's gonna stop it
5.Cloudy world
6.Cut me free
7.Wish(English ver.)
8.a little pain
(DVD)
1.「Stars Shining Out」 music clip
-Live at Shibuya O-WEST 25th July 2006-
2.Alone in our Castle
3.let go
4.a little pain
5.SpidERSpins
6.Devil's in me
reference: OLIVIA Official Website
---
購買同一個歌手的第二張 CD 而言對我來說是個難得的體驗,尤其是 Olivia 我還不曾在台灣地區的大眾媒體版面出現過(當然這可以解釋成我孤陋寡聞?)。她的專輯 The Lost Lolli 是我上大學後購買的第一張 CD,當時是在唱片行只因為對專期封面的好感而購買,這樣的經驗也不禁深深地自覺視覺設計的重要性(又是一個瞎扯蛋真的聽聽就算)。
其實我一向不太會描述有關曲風的字眼,我只能說曾經對於最想聽到的音樂想像之一,就是像 Olivia 的作品一般,強烈鮮明的節奏配上高亢甜美的歌聲,就是這樣。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RARA 向我推薦 Olivia 的妹妹 Caroline 的作品,姊妹之間作品的異同之處,也是另外一種驚豔!
上面那張圖片,是 CD 的拆合照,包括 CD 盒、小海報一張、歌詞本、精選中譯歌詞本。總之向大家推薦這張專輯。如果要前往唱片行購買的話,擺放位置是在東洋女歌手那一區,經常和同為艾迴歌手的濱崎步、大塚愛等擺在附近,中譯名稱為「奧莉維亞」。
May 27, 2007
延續炎熱的週末
中午之前因為睡眠不足的關係,很昏沉地把這一期的 ppaper 看完,KDC 的命名方式還真的是三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更妙的是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詳情請自行前往小七購買吧,這個梗真的就足以值回 49 元的售價,哈!)。其實一整天不出門對我來說是痛苦的,因為沒有沙發,我覺得沙發真的是介於書桌與床之間一個很重要的中繼站,非正襟危坐即慵懶地昏睡是個很不符合人性的空間!不過因為太陽真的大到一個不行所以最後也就沒出門。
下午稍微睡了一下,最後是電腦播到伍佰的 Cherry Lover 自動醒來,那畫面真是有趣。我是說我夢到的那些畫面。接著就是惱人的週末晚餐時間,世新附近的餐廳假日幾乎都不開,剩下的選擇沒幾家,今天又很不想吃麥當勞或小七,更別說我從來就不曾喜歡過的八方,所以走進便當店買排骨飯。一看到 70 元的價目,又讓我想起上星期六在台科大吃的好吃排骨,下星期一定要去吃!更幹的是,回到家才發現那個排骨沒有裹粉,而且還是那種帶著一條很粗的骨頭,我最痛恨吃這種為了避免把整個嘴邊弄得很油必須很小心翼翼的東西!
喔天啊!我竟然為了抱怨食物用掉這樣的篇幅...
目前手上有兩份比較急迫的作業,傳播與文化的期末報告和數位產品技術加值的期中補做。所以今天的進度是,作業寫沒多少,傍晚的時間大部分花在做這張圖。照片是很久以前的照的,大概是高中吧,那個手機是 Nokia 3300,我覺得那個造型真的很酷而且說真的我覺得橫式的感覺還不錯,只是後來被我妹搞丟了,當時我好像是去辦 PHS 所以那隻就暫時給她用。好啦,這不是重點。
這張圖其實我覺得還滿醜的,醜到自己都覺得天啊怎麼可以這麼醜的境界。其實做到一半就很想關掉,因為本來是想做個和平常自己比較沒想過的樣式,但通常這樣想的時候就是災難的開端。整張圖就沒有一個主題性,東西也排得亂七八糟,想文案又想到很詞窮,那個主標題我大概發呆半小時才想出來。天啊,什麼「Della’s Room」,明明就只是個小說的角色,《Cella & Della》第一章都還沒寫好就開始想一些有的沒有的外傳企劃,難怪東西永遠寫不完......
May 26, 2007
畫圖很重要
星期二拍片完收工回到學校已經六點了,因為很累就不打算去上下午五點到七點的行銷學,反而跟阿達一起去上六點到八點的影音數位化的課,阿達說那天要教 After Effects 所以好奇跑去看看,雖然老師整個遲到最後只上了十分鐘左右就下課,不過有大開眼界到。老師是在 Channel V 工作的,原來那些唱片的廣告啊旁邊那些小動畫有些都是他做的呢!不過老實說,在世新遇到那種老師的作品或是老師自己本人出現在電視或其他大眾媒體上也沒什麼好驚奇的其實(上學期的平面媒體的黃蔚倫老師在上課給我們看他接的平面設計案子,過沒幾天就在公館路邊的展示櫥窗裡出現了)。
將時間拉回今天早上啊,就在很心虛的點完名還一陣很想睡的昏厥中,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想到老師也正在教 After Effects!星期二第一次看到這個軟體,今天第一次操作,多虧 Adobe 軟體介面都頗類似,還滿快就試出不少功能。不過說真的我其實對於靜態影像比較有興趣,動態不知為什麼就感覺還好,那為什麼我還要把 After Effects 這東西拿出來講呢?重點來了!因為,After Effects 有個很讓我驚豔的地方是,匯入 Photoshop 的 psd 檔,圖層就整個自動分離耶還可以直接加特效!喔真是太感人了,不是說我因此對動態特效有了興趣,而是,好不容易覺得自己懂一點點 Photoshop 原來還有這樣的應用空間啊!不過,也因此覺得,好好練習畫圖也是很重要。
下午因為發問卷的關係,看到很久不見的學弟妹們,正巧當時二甲、一甲就在隔壁兩間教室上課,又剛好在系實驗室樓下一層而已,整個下午與其說發問卷還不如說是去聊天的吧!哈,大家都很忙啊很忙,不只我們班自己是,大二、大一的好像也都是。總之大家加油啊,世新資傳就是這個樣子啊,哈!
May 25, 2007
網誌經驗三週年 2007.05.25
三年前的今天,我在無名寫下我的第一篇網誌:「又是另一篇日誌」。
當時大家並沒有熱烈地討論著「Web 2.0」,無名小站也是從無名 bbs 偶然連到的。回想起當時的情境和種種,會心一笑吧。喔對,那個時候還高三,真的還滿無所謂當初的幾個月內到底會考到什麼大學,和今日再過不了多久(雖然至少還有一年)就要大學畢業,對照耶對照,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這種對照的習慣。
也許三週年應該來個什麼特別企劃之類的,不過今天真的在學校弄了一整天的作業,發問卷啊、小組討論的,真的很累,只是在今天特別的日子(真是呼應了第一篇網誌的最後一段),總是會想連回去看看自己寫的那些舊文章。或許無知、可笑的成分居多,不過畢竟是自己寫的東西啊,有興趣的人,也可以過去封存已久的那邊看看吧!
2004.05.25 - 2007.05.25
It's a Final Cut world.
May 23, 2007
很大的太陽
星期日我在幹嘛?我怎麼有點想不起來?!喔喔喔對啦,我中午去景美醫院飾演醫生,超酷的還有白袍,還好戲份不多,那天不知道為什麼還滿昏昏沉沉的,拍完就趕快回家睡個覺,睡醒就開始趕我們團的新網站(Pink Stars Officail Website 6)吧。
算了,我累了,星期一有太多事情可以寫了,早上去車站載大小姐,還有很莫名奇妙老師請來的演講者,整個不知所云(「知道RSS是什麼東西的同學舉手~」靠北啊!到底是舉手的愛現還是沒舉手的丟臉,不要問這種問題啦!)。下午一點本學期最愛的「大國外交與全球體系」,每次上完課都很有心得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寫過,也留著下次吧,真的很睏,哈哈。
今天是 Keep Walking in Taipei 開拍以來遇到的第一個艷陽天,只是還是很不免俗地女演員 Celeste 一到,陽光整個又少了一半,差點把我們嚇得半死以為該不會又要下雨了?!第一集終於快接近尾聲了,好像學期也是如此,天啊想到暑假就恐怖。升大四可能是很多人一生當中的最後一個暑假呢!想到不久前才跟大兩屆的士偉學長還有佩齡學姊這麼說過,沒想到現在換自己要升大四了!
May 21, 2007
沒有顧忌的不妥
對於很多人的成長經驗,可能都是從純真的孩童,到了哪天找到自己的信念並相信這世界有個什麼自己想要追求的過程。或許有別種,或許有更多的解釋方式,大家也都各自有心中的一把尺,丈量著自己也丈量別人,看似怡然自得,至少在台灣整體的氣氛在我看來真像是如此。最大的寬容來自堅定的信念,衝突亦然。
找一個自己對於這世界的看法吧,一個自己詮釋這世界的方式。
這個星期日

每到了星期六、日就開始不斷回想過去一週發生的事情,曾幾何時已經變成是習慣了。沒有回新竹這次,又是雨天,有些悠哉有些感觸。因為罐頭的關係,以後練團完還可以在台科大吃好吃又便宜的午餐,真好耶學校餐廳假日有開不過也只有星期六,星期日沒有。倒是那其次,總覺得世新的假日很冷清,冷清令人厭惡的地方不是人少,人少不一定會出現死氣沉沉的感覺卻偏偏出現在景美這一帶。或許只是一種過度悠閒,或者說,是幽靜?感覺連萬芳醫院那一帶都熱鬧多了,世新大學周圍商圈規模之小的可能性,確實有值得討論的空間。
說真的,最近有些人讓我覺得很走火入魔甚至是失態,不過倒是我想我也不便於說太多。這種事情,真的很難拿捏,其實確實很多事情自己覺得有可以提供建議的地方,不過對方姿態都擺這麼高了,尊重對方之於少講點話多少還是會覺得自己在裝死。有點像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那樣,只是程度上輕微些罷了,只是比較糟糕的是有些人棺材都擺在眼前了還看不到。
既然別人自己都不在意,也無須多過問。
May 20, 2007
連續的雨天

還記得昨天凌晨被窗外大到不行的雨聲吵醒,雨水打在遮雨板上的聲音。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聽似頗為沉重的聲響,令人有種平靜的感覺。加上這幾天出門騎車時,雨都不算大,昨天回家的時候甚至沒有雨,只是難得涼爽卻因為衣服穿太少反而很擔心自己會感冒。
這幾天有好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做我們樂團的新網站,目前進度差不多了,只待首頁的圖再做好檔案就可以上傳了。把前面幾個版本的版型拿出來看,頓時覺得自己整個就是盲到深處無怨尤,這次改版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使用粉紅色的元素了。總之,新的版型大概長這樣。
---
補:Pink Stars 網站已於 05.21 00:30 前後上傳更新,改版動作完成。
May 19, 2007
新買的折疊傘
大約十一點鐘時整個很餓,要是那時就安分地去早睡應該也不用多買一個小七的便當回來吃,便當一向都不是個太便宜的東西偏偏學校餐廳假日也不會開。吃完東西之後,稍微翻了一下新的一期的 ppaper,還沒很仔細看,這次 Ivee 的專欄是在講關於新聞版面盡是八卦內容的事情。是啊真的很無聊耶郭台銘的八卦要報就算了還深入報導佔據篇幅如此之廣,真的很腦殘。
喔天啊,想到再過不到十二小時就要揭牌台灣民主紀念館就覺得很智障,真的完全無法想像那些人頭腦裡在想什麼,尤其是教育部只有這種時候會展現出神速的效率。真的就這樣揭牌嗎?真的就這樣什麼力都使不上了嗎?即使我聽到身旁所有的人都很不贊同把中正紀念堂改掉,政府就真的無所謂嗎?還是因為我們這些學生都太膚淺了你們政府有什麼高明的遠見,只是因為你們太忙所以沒有時間向我們說明,即使是個很膚淺的應付式說服也好啊可是都沒有啊!為什麼說要改就改,為什麼你們說得算?我操你媽的獨裁政府!幹!
---
補:277《台灣民主國萬萬歲!!》一文連結共襄盛舉。(2007.05.20)
May 17, 2007
以兩種文化層面探討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
一、前言與事件概述
繼「中正國際機場」改名為「桃園國際機場」後,中正紀念堂改名也在
本文將針對此事件,以「神話和意識形態的運作」與「族群認同」的面向來探討。雖在輿論上還有許多政治面向的批評,但本文暫時迴避其政治性的因素。
挑選此事件的原因也許是出於筆者自身主觀上的不滿與疑惑:為何一個以民主為號召的政府、一個民主是為普世價值的中華民國,身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公民,對於改名事件的不滿心中會有如此強烈的無可奈何?故本文將以文化研究的觀點做出概略的分析,進一步探討事件本身的意涵與影響。
二、「先總統蔣公」與政府「愛台灣」的今日神話
國民政府來台之初,為了穩定政局執行戒嚴的結果,行成總統集權的結果,因此兩蔣總統被神化的現象即是其產物之一,另一著名的例子是國立編譯館的國民小學國語課本,其中一課的課文是先總統蔣公兒時於河邊觀看魚兒逆流而上頓悟人生道理的橋段。不管如何,今日兩蔣的神話和意識型態,以日漸式微,卻不可說完全消失。
秦始皇貴為中國史上第一位皇帝,歷史亦給予「始皇帝」的封號,但這並不代表歷史同時對於秦始皇歸納整合後一個正面的評論,畢竟歷史所追求的是「真相」,固有許多不同的層面讓我們去理解並且探討秦始皇的功過。中國共產黨為了穩定政局(或另一種說法是鞏固黨的權力與威望),亦給予毛澤東塑造神話的印象。此兩個案例的列舉,前者希望帶出的是,無論歷史定位上的功過,我們並不會懷疑秦始皇「始皇帝」的封號;後者則是,我們可以了解掌權者可以為了鞏固權力進而掩蓋真相。
從前些日子中正國際機場的「去蔣化」,一直到了「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在媒體上統稱為「正名運動」。正什麼名?政府當局的回答是「正台灣的名」。政府利用「愛台灣」的神話塑造建構出了反「兩蔣神話」的論述,進而著手一連串的銅像遷移等措施。
政府這一連串的舉動,其實是將兩種意識型態混為一談,並將其解釋為兩對立的行為:先總統蔣公是為二二八元凶,故不反即是不愛台灣。
通常會相信以上論述的,通常是擁有省籍情結的本省人,將對於二二八因為當時的外省人居多的國民政府的憤怒,轉移至先總統蔣公的身上,目前的政府便利用此一邏輯為其論述(與藉口),將其去蔣化、去中化等行為推演回去合理化為「愛台灣」的行動,並建構出該神話內涵。
中正紀念堂的建立,可稱其為兩蔣神話之下的產物,但今日前往中正紀念堂是為一地標、一歷史標的,更甚者遑論於其觀光價值等,此次其更名事件值得省思的是:神話主義所主張的,拆解神話的政治性,為何在民主十分開放的中華民國,反而是由政府當局在逆向操作,不斷地在文化意涵上染上政治的污濁顏色?
三、民族認同
由省籍衍伸出的族群認同問題一直是我國所存在的歷史傷痕,對於撫平並消除族群間的對立,乃為上至政府下至每一人民的責任且是大家所樂見的,但對於政府當局對於選舉的操弄與屢試不爽的結果,近年來深化了所謂本省族群對於先總統蔣公厭惡的程度。
輿論上對於政府的嘲諷是,如執政者對於我國各層面的發展諸如教育、經濟等領域都有傑出的表現,想必不會對於所謂的「去蔣化」有何意見;反之如果執政者的政績深得人心,是否會有「去蔣化」的動作也令人好奇。
我們試著以執政七年的政府政績,諸如各種媒體上所見到的數據,尤其是經濟指數之類的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國的窘境,教育政策的好壞還不用說能夠搞到引起民怨也在世界上頗少見,故我們可從此稍微一窺政府當局的民族認同建構的動機。
對於即將到來的二零零八總統大選,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大位的
政府當局藉由建構族群的共同信仰(外省人都是專制的統治者)與價值觀(愛台灣),並且將其「去蔣化」標榜為實踐活動,使其族群產生如果不認同便是不愛台灣的歪曲邏輯。也許在民族認同的操作上,亦可視為其政治實力之評估範圍,但是將其象徵行為操弄到對於同時具有歷史、文化等價值的中正紀念堂上,是否為一國家的政府應有的行為,其正當性確實不僅止於法律上合不合法的問題。
ETtoday《中正紀念堂改台灣民主紀念館 政院:依基準法不受限立院》
維基百科《神話》
維基百科《賀隆‧巴赫德》(羅蘭‧巴特)
May 15, 2007
香水與記不起來的噩夢
午睡的夢很奇怪想不起來,只是醒了之後就覺得被嚇得很累。
搜尋引擎「下麵」好吃嗎?

我很少會去擷取網站的螢幕截圖,想說反正我看到的東西一定會有其他人也看到吧,可是今天這個真是太好笑了。話說稍早我上去維基查資料,無聊在那邊亂打,結果發現這個頁面的錯字:「下面」變成「下麵」了,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像是「好吃嗎?!」
May 12, 2007
何時放下理想
這個世界有的時候很美麗,有的時候很靠北,所以我相信一切其實都是靠北因為只有那樣感覺比較踏實一點。好啦,其實我是想說,這世界沒有美麗不美麗,最主要還是我們的情緒影響吧,那到底什麼東西影響我們情緒其實又是一個無解的問題,當然有時候難免會有生理因素不過那部份可以排除掉不談,對那部份有興趣的人請洽各科醫生為您解答。
有些東西讓人心情好,有些東西則反;同樣的東西讓某些人心情好,對某些人而言則反。差異,喔耶差異耶,所以我們有衝突,我們不要解決衝突,因為根本解決衝突本身就是一種極為嚴重的衝突,所以不小心就放下了理想,喔耶!又是一段靠北!
好吧,認真寫一下流水帳好了,很久沒流水了的說。時間呢總是很快地就來到一個星期的最後一堂課《網路與通訊》,授課老師正好也是我的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好吧導火線雖然看起來像是同學遲到之類的不過,我相信一定有某些事情讓老師受不了而爆炸在那訓話了一個小時,真是有感而發所以我們在台下也是一副喔喔喔沒錯頭頭是道的樣子,不然呢還能怎樣。老師今天有很大部分論述的重點在於,他整個很不能理解為什麼世新的學生是這樣的氛圍,喔好吧其實某部份而言我相信不只我其實很多同學也應該很不能理解世新的氛圍會是這個樣子。總之從大一剛進來感覺自己是局外人,然後不管到了大三現在我是一個楷模還是一副鳥樣總之我也成為這令老師憤怒的氛圍的一部分,我做對了哪些錯了哪些根本不重要啊當然大家也知道問題是在氛圍這件事情本身,啊所以到底一個小時的訓話可以解決什麼問題也令人不解,但是我還是由衷地覺得老師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是件對的事情即便效果有限到令人無奈。
課餘時間有沒有人在討論課業啊,喔啊當然有啊怎麼會沒有;課餘時間有沒有去找老師問問題啊喔啊當有然有;啊最近「有沒有認真?」系主任很愛問啊當然有啊,我幹嘛不認真過我的生活啊如果學校生活是我的一部分我幹嘛不認真啊這問題讓我很尷尬耶主任。撇開我自己的因素不說好了,客觀舉一點身旁同學的情形,那股氛圍是老師不喜歡學生學生也不喜歡老師啊哈哈哈這我能怎麼辦呢我也不知道啊,我已經很試著打從心底尊重老師了啊可是有些老師還是不喜歡我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呢!什麼?說我裝死嗎?我有嗎我有嗎我有嗎?我還是試著不要置身事外啊可是當遇到有些令人很不解的事情,說不定真的哪天我當老師的時候,也只能花個一小時來訓話明知道沒什麼效果但還是想試試看,到底會不會淪於一種抒發的形式我也不知道,我反而比較好奇我這種白痴要是能夠當上老師那也是一種奇觀。
都已經大三了呢小朋友,我對著自己說,讓我們回到正題吧,我想現在我手邊也僅有這幾個理想而已我也不需要別的了,就這幾個吧好好努力。最近聽到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話語,大概情形如下,總而言之我決定我想要去考考看社會科學類的研究所,沒想到在常常嘲笑父母古板的我們這個世代,竟然還有人會問我說「讀社會所以後出來找不找得到工作」這種狗屁倒灶的鳥問題,天啊都二十一世紀了耶還會有人這樣想。好吧你們可以笑我愛作夢愛拉一堆吃不完的屎,可是截至目前為止問我這屁問題的那些人,我也不管你們什麼科系啊我說,管你什麼系的啊你在你自己的那個系上排名第幾啦?啊你這樣找得到工作喔?天啊,我當然不會這樣去問別人啊可是如果用鳥問題問我我只好還你一個鳥問題啊不然還真的沒什麼話好說的我覺得。
一個星期又這樣過完了耶,哈哈哈。
新增右上角「Events」欄位
有的沒有的就打在那。
雖然本網誌的閱眾真的很不眾,
不過就還是捧個場注意一下吧,
無害嘛~。
May 11, 2007
數位創意什麼東西
數位是一種格式、型式的指涉,也許是說這些文字,是以數位的方式呈現,而非我們不再讀些紙本書只要打字打得快也可以成為作家。同理,會不會在紙上畫圖是一回事,用電腦繪圖是一回事,但終究善用工具跟是不是一個傑出的畫家沒有絕對的關係。創意,不管創新啊什麼的,其實不用想得那麼抽象,只是不要盲從別人做的事情而已。
我只是覺得不管政府推動什麼數位創意產業也好,還是滿腔熱血的學生期許自己成為數位創意產業內的成員,我覺得最根本的是,不論是「數位」還是「創意」,不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亦不是一種學習的目標,那只是在評論結果的形容詞罷了。
我是說,如果每個人都很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那就夠了。某個作家認為他應該寫下這些城市可能發生的故事,於是試著用各種情節的描述去鋪陳屬於他自己的作品;某個畫家認為他應該畫下他眼中的美好的景象,於是他試著各種不同的表達形式,去追求他認為更美好的作品呈現方式。也許在這之中,他們沒有使用到電腦編修和製作,但是到底數位不數位本來就跟作品的好壞一點關係都沒有,至於創意不創意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說。總之,我只是覺得那種為了數位而學電腦製作和為了創意而整天想著要怎樣表現創意的人,是否有些本末倒置?
儘管去做,真的想做的事情吧!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沒有的形容詞、名詞之類的,至於那些整天賣弄流行詞彙的人們,喔,啊你們真有本事應該也不會有時間再繼續瞎扯下去。喔天啊,好像又說得太過火了一點,哈!
May 10, 2007
吃力不討好
澄清完之後,其實我也沒什麼特別想說的其實。
花了一筆不小的錢,把機車修得終於像是正常的機車了。回家的路上還特別從木新路繞去新店小小的一圈,不過這才發現餓到快爆炸卻一點食慾都沒有,就是不想停車靠在路邊隨便買個東西因為都很不想吃。回到木柵路還是強迫自己買個麥當勞一定要吃點東西,也許我真的喜歡吃麥當勞,可是今天的晚餐只是因為比較習慣在住處附近買東西吃而接近晚上十一點就只有麥當勞和小七可供我選擇。有的時候,並不是你比較喜歡吃什麼東西的問題,而是胃就那麼大,吃一個東西的同時就是放棄吃很多其他食物的權利,我們大多時候都無法如願吃到自己最愛吃的東西。只是我討厭那種避免吃膩的說法,反而是顧及健康比較重要,畢竟愛吃沙拉而一直只吃沙拉也是件令人作嘔又傷身的事。
Beethoven 'Pastoral' KWIT Short Mix
原本只是為了某個作業影片做的配樂,沒想到做完自己還滿喜歡的。管弦樂的片斷取自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的第一樂章,加上 GarageBand 的節奏和一些效果。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還真的想過希望自己將來有一天,可以拿貝多芬的作品來改一下。想不起來當初有這個想法確切是高中幾年級的事情,反正就是連最基本的剪接軟體都沒看過的時期就是了。雖然只有一小段,不過還是有「終於惡搞到了」的感覺,哈!
May 3, 2007
和平‧屠殺‧棉花糖
也許是這陣子 GameCube 的 Mario Kart Double Dash 玩久了,習慣一種將人物配對的排列組合思考(如果可以再依照角色特性選擇車種的話就更酷了)。今天想到的組合是,pinocchio(簡先生) + yifan(周先生),共同性是,他們兩個竟然都很瘋狂的把我當成主題在網誌上寫,而且還不只一篇。為了感謝他們,他們絕對是到時候我的口述自傳編輯群的不二人選!
因為某件事情(大多時候說「某種」是講出來不妥,但這次純粹是懶得解釋),今天中午殺去敦化南路二段那附近,商業區中午的放飯時間真是他X的壯觀!那氛圍真的是太酷了,不過至於原因的話,其實只是我個人對於男西裝女套裝的偏好罷了。
我和 dc 合寫的小說《十六層的距離》,我的部份終於進入第二章,今天加入了新角色,我竟然很隨性的取名「小玉」。靠北,這真的是太靠北了(吳導的名言),整個就是靠北,不過感覺又很符合我要的角色的感覺,好吧就小玉。戲份應該會滿多的。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地把楓姊和棉花糖聯想在一起。
Solo for Piano & Drum Set, op. 3
反正就是在那邊瞎扯蛋的過程,
突然想到很久以前的這首歌,
於是又是另一次的亂七八糟混音然後就上傳。
無傷大雅又何妨?
就像是笑笑地罵了一聲「幹!」,
然後接著說「幹啥洨?!」之類的,
到底哪裡無傷大雅了我也不知道。
或許我們只是習以為常如此的不雅?!
May 1, 2007
關於星期一與今天
上個星期五(04.27)傍晚的景美河堤烤肉感覺很妙,雖然喝酒喝得亂七八糟的那些畫面我在旁一直照相捕捉許多笑點是梗很重要的部份,但更重要的,那天同學們都多半感嘆於都已經大三下了才終於出現班上難得過半的男生一起出來玩的場面。有過半嗎?嗯,不用數一看也知道有,這跟以前在竹中的落差感覺還頗大的,到底也是不同時期待的環境去比較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但是我相信不少高中同學應該都還滿懷念竹中之於男校所擁有的環境和背後代表的意涵所衍伸出的回憶。
真是滴酒不沾呢,不知為什麼就是不能忍受酒味,更別說喜歡與否的問題。
除了星期五就從高雄上來台北玩的張勝彥,星期六晚上還約了雖然近在公館但是真的很久不見的廖哲男。那天我們去延吉街附近的巷子(我還是沒看一下那條的路名是啥)吃黑輪,那個黑輪攤晚上才會擺出來,真的還滿好吃的,只是從高雄上來的張勝彥還是嫌貴嫌到臭頭,哈!當天稍早在誠品信義店看到《資訊爆炸的落塵》這本書,本來決定要購買了不過後來在金石堂書店找不到,誠品敦南也找不到,改天再回去拿吧。稍微翻閱過後覺得,那本書的內容應該對於解釋我畢業論文裡面想要提及的論述還滿有幫助的。
星期日一向是個情緒到達詭異極限的最佳情境,應該是前一天悠哉與星期日當天再悠哉和對於星期一行程的莫名「如果沒有行程該有多好」期望所形成的強烈對比,尤其是眼前還是星期日的景象心裡盡是星期一的壓力真的感覺很奇怪。不至於討厭啦其實。畢竟如果淪於那種星期一就是個讓人絕對討厭的日子之一,是否該檢討為什麼自己讓生活變成如此而非怪罪於星期一本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讓星期一也變成假日的權利啊,只是人類還是喜歡沉溺於跟大部分的人相似的那種氛圍。
張勝彥早上十點的高鐵要回高雄,結果睡醒已經九點半了,最後我在十點的資訊服務與行銷和高中同學是否可以及時趕上班車之間做了抉擇,結果是我慢了半個小時進去考卷剛剛好寫了一半,即使有寫的部分全對也差幾分才會及格。不過,我覺得就算我準時到我應該也寫不完吧,因為總覺得老師問問題的方式之於我想給的回答,我不太知道該怎麼精簡。
那天傍晚和大小姐在東區的小巷子裡面找地方吃晚餐,還滿有趣的。從巷子裡往外看市民大道與忠孝東路,其實可以很清楚自己大概在東西向的哪一個相對座標,卻同時驚訝自己原來對巷子裡面的一切這麼陌生。是啊我是很少走進那些小巷子裡面,本來預期是要去之前在國父紀念館附近上班時滿晚餐的那條巷子,不過真的找不到,我甚至不確定之前吃過不少次晚餐的地方到底比較靠近國父紀念館還是忠孝敦化捷運站這邊。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在忠孝敦化附近沒錯,不過應該是在忠孝東路與仁愛路之間,而非那天找啊找的市民大道與忠孝東路之間。
台北市有很多象徵,對於每個台北人而言大家也選擇了自己的方式,但是相信應該不會有太多人質疑東區之於台北市的象徵。或商圈的層面去探討,或文化(次文化)的觀點去解釋,到底是喜歡這個城市為前提所以喜歡任何這裡的一切或其他,反正也忘了曾幾何時開始,看著眼前的景象心裡想的是「沒錯!這裡就是我生活的地方」。其實我說不太出來我喜歡東區的哪個部分比較多,又有點像是第一段所說也許我喜歡台北市並非固定的狀態,或許我想說的只是,期望真的實現也許預期內也許不,驚喜倒是從來不曾少過。
「我很好是因為我,是因為你」,前面後面兩個「我」字都是我,這樣的寫法是有點說明思考的邏輯過程的先後,所以結論是「我很好是因為你」。這個結論很重要嗎?不那麼重要的東西就真的不重要嗎,則是另一種迷思。總之不管上述了哪些到底如何如何的細節,總之是「我很好」而且「是因為你」,希望能讓你知道這兩件事情之間的關聯並且希望你會有所感受到。如果你問我,「我很好是因為你」到底有多重要的話,我會告訴你,其實最重的部份只有「想讓你知道」如此而已。